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工作是綠色發展理念的生動體現。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涉及千家萬戶,是關系到民生和社會發展的大事。2003年以來,浙江省寧波市寧??h以浙江省“千萬工程”為契機,全面啟動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實踐完善了農村生活垃圾“二分到四分”治理模式。
2018年,遵照省市工作部署,寧??h因地制宜,探索以“物聯網+”手段提升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水平,構建形成了“智分類、云回收、源處理、循利用”的寧海模式。
目前,全縣363個行政村全部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全縣30%村開展生活垃圾智能分類處理,生活垃圾綜合減量率由15%提升至58%,轉運總量下降49%,實現了農村人居環境和生活品質雙提升。
【探索】
垃圾治理是當今世界各國面臨的普遍性難題,而垃圾分類處理是各國(地區)垃圾治理的有效方式,世界各國都在積極開展垃圾分類。我國,垃圾分類運行模式主要有傳統垃圾分類模式和智能化垃圾分類模式兩大類。
從2015年開始,寧??h認真總結國內外垃圾分類各種模式的長處,依據物聯網技術,創建垃圾分類與保潔管理云平臺,創造性地提出農村生活垃圾“智分類”的理念,經過歷時5年的實踐摸索,由點到線、由線到面逐步推進一個成本低、能落地、可跟蹤、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的農村生活垃圾智分類與保潔一體化運行模式,在源頭上實施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
構建規范系統的智分類標準,使農村生活垃圾可“按圖收集、按序流轉”。出臺全國首個縣域農村生活垃圾智能分類地方標準,做到分類處理“一個規格、一套流程、一致效果”。
一是健全術語標識。致力于使行業術語精簡實用,既對照上級要求,又對應群眾需求,推動分類概念、運行程序、管理規范等8大類50條標識定義通俗化、簡便化,確保群眾一聽即懂、一學即會,降低標準普及門檻。
二是厘清流程節點。結合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實際,梳理環衛系統、農口系統和處理企業各自職能,明確分類、回收、處理、利用4層面工作內容、單位職責,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流程重組再造,方便各職能主體照章辦事、聯動協作。
三是明確評價細則。為加強標準落地,對賬式設定農村生活垃圾智能分類處理評價目錄,依托縣對鄉鎮(街道)和鄉鎮(街道)對村二級評價體系開展定量化標準落實評價,評價結果掛鉤績效認定和工作糾偏。
構建便捷高效的智操作平臺,讓農村生活垃圾“即刻清運、即時監督”。在該縣大佳何鎮建成“智分類”特色小鎮,組建鄉鎮層級的垃圾分類監管云平臺,實現垃圾分類信息化、設備智能化、分類效果可視化、保潔管理精細化的大數據模式。
一是以云端督察保證分類成效。在前端分類環節,為村民發放智能化芯片垃圾桶,由群眾開展即時戶內分類,隨后由村保潔人員定時駕駛智能上門收集車,對智能垃圾桶開展當場識別、稱重、評分、拍照留檔,收集過程全程上傳云端平臺,方便查閱監督。
二是以云端監控實現全程跟蹤。對智能上門收集車安裝GPS定位,由云端平臺實時監控車輛清運路徑及后續運行流程,對出現清運遺漏和流程偏差的,由云端平臺向保潔人員及時發送信息提醒,確保垃圾清運流轉順暢。
三是以云端分析強化分級管控。建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大數據服務中心,根據各分類處理區域運行實際,定期生成周反饋、月總結、年報告,為各相關職能部門后續決策提供第一手參考資料。目前,已開展運行分析78次,問題整改186個。

構建循環多元的智處理體系,促使農村生活垃圾“就地減量、就近轉化”。通過投用智能化處理設施和配套軟件,對農村生活垃圾開展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
一是優化循環減量體系。依托智分類數據管理云端平臺,建立集農村生活垃圾回收信息交換、價格發布、網上交易等功能于一體的縣再生資源回收信息服務體系,推動資源回收全域數字化。目前,已累計完成網上訂單4600余單,回收各類廢品6.5萬噸,廢紙、有色金屬等農村主要廢品回收率由72%提高到85%。
二是升級資源利用體系。硬件方面,采用一村一建或多村聯建方式,打造廚余垃圾處理中心開展有機肥生產;軟件方面,數字化“物聯”廚余垃圾處理中心,由智分類數據管理云端平臺開展生產監督,產出數據及時對接農戶、農業生產基地,使有機肥能第一時間根據實際需求送達田間地頭。目前,共建立鄉鎮(街道)一級廚余垃圾處理中心57處、設備76臺,年產優質有機肥2890噸。
三是完善無害處理體系。由智分類數據管理云端平臺對有害垃圾收運開展信息化管理,動態監督有害垃圾收容器、清運車運行軌跡,方便環衛部門第一時間掌握具體清運情況,規避二次污染。2018年以來共糾正有害垃圾錯投亂放422起、0.89噸。
構建對賬閉環的智管理機制,推動農村生活垃圾“常抓不懈、常態長效”。利用“互聯網+”手段,實時跟蹤農村生活垃圾智能分類處理推進成效,開展精準獎懲。
一是農戶層面,通過村保潔員定時上門收運并開展分類評分,評分結果當場生成可用于消費兌換的網絡綠色積分,優勞者優得,激勵群眾主動提升垃圾分類質量。以該縣大佳何鎮為例,今年上半年共產生積分486萬分,按100∶1比例折合人民幣4.86萬元。
二是村級層面,通過云端平臺的運行統計和專項實地督察,確定生活垃圾分類優秀村,予以涉農項目優先安排資格,提升干部群眾工作熱情。目前已面向108個優秀村安排項目獎勵268個、共計資金1億余元。
三是鄉鎮(街道)層面,結合網絡抽樣調查和第三方服務公司暗訪檢查結果,對鄉鎮(街道)落實情況開展年度考核,工作優秀者予以全額發放縣級“以獎代補”保潔經費,考核良好和及格的按80%和60%予以發放。2018年至今已發放獎補資金達5000萬元。
【成效】
近年來,寧??h對農村垃圾分類作了成功的探索,特別是從敏銳地發現村企垃圾分類合作創新典型,到成功地實行農村生活垃圾智分類與保潔一體化運行村級試點,再到鎮級運營垃圾智分類的體系閉環,不斷完善“智分類、云回收、源處理、循利用”的垃圾智分類運營管理體系,精心培育農村生活垃圾智分類與保潔一體化運行模式,為有效處置農村生活垃圾全局性難題貢獻了寧海方案,對全國各地都具有廣泛的啟示意義?!?/p>
增強了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破解了“參照無據、執行無序”問題。農村生活垃圾智能分類處理是標準化理念的具體應用,也是“互聯網+”思維的實踐載體,通過對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標準化定性和信息化定量,有效破解了傳統農村生活垃圾治理中常見的標準不統一、執行易走樣問題,確保了點上經驗可借鑒、易復制,為規?;茝V應用夯實了基礎。
提升了農村環衛資源利用成效,破解了“投用分散、監管分離”問題。農村生活垃圾智能分類實現了有限環衛資源的精準滴灌,撬動了傳統農村保潔模式變革。據統計,生活垃圾智能分類處理村平均壓縮環衛成本近6成。同時,通過透明化的云端平臺運行體系,使每一筆處理業務可追蹤、可溯源,最大限度規避了因信息不對稱而造成的業務主體行為失范問題。

激活了農村生態保潔群眾動力,破解了“意識淡漠、習俗淡薄”問題。農村生活垃圾智能分類破解了傳統農村生活垃圾治理中因“前端分類、中端混運”而導致的群眾意愿低、運行難持續問題。同時,通過建立積分反饋和項目獎勵機制,使按規分類的群眾可持續享有紅利反哺,提升了群眾參與積極性和工作推進的延續性,消除了農村環境治理“政府貼錢賺吆喝、檢查過后易回潮”現象?!?/p>
促進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同步協調,破解了“環境臟亂、鄉風低俗”的問題。農村經濟發展對生態環境保護是一把雙刃劍。在發展農村經濟過程中如何做到與生態環境同步協調實現兩者的共贏是關鍵。堅持以綠色發展為導向是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基本原則,綠色的循環經濟既能夠實現農村經濟發展也有助于實現農村生態環境保護。
農村生活垃圾智分類與保潔一體化運行模式,以循環利用為手段,以垃圾減量為目標,運用大數據平臺管理,對農村生活垃圾進行智能化分類,回收可回收物轉送專門處理的企業進行資源再生利用,回收有害垃圾轉送專門處理的企業進行無害處理,并將生活垃圾中占比達59%的廚余垃圾回收分化處理,殘渣發酵制成有機肥料。該運行模式的實施,全面推進了農村綜合治理體系,改變了以往農村臟亂差的整體環境,農村面貌更加優美了,村民行為更加文明了,鄉村風尚更加和諧了。
【思考】
寧??h農村生活垃圾智分類與保潔一體化運行模式的實踐探索,試點村、鎮的村民廣為接受,村容鎮貌更為優美。該模式的實踐,讓大佳何鎮成為寧波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示范鄉鎮,為岔路鎮下畈村打造寧波市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浙江省美麗宜居示范村作出了貢獻,也為胡陳鄉梅山村贏得了浙江省衛生村、中國最美村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等榮譽。在調研中,關于模式推廣及制度建設方面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樹立典型,加強運行模式的經驗推廣。及時總結,樹立典型。整理農村生活垃圾智分類與保潔一體化運行模式的經驗,以引起各級政府的重視,引領其他鄉鎮跟隨典型跑贏垃圾分類寧波賽區比賽,然后跑出浙江,跑向全國。及時策劃,加強宣傳。以半年時間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等傳統媒體以及網絡新媒體,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介寧海農村生活垃圾智分類與保潔一體化運行模式。及時培訓,普及知識。
以《垃圾分類:村民圖解讀本》為教材,以寧波垃圾分類學院培訓講師和加多美職業技術培訓學校講師為主體,利用一年時間對全縣鄉村村民進行垃圾智分類知識普及培訓,讓他們知道該做什么、怎么做。
拓寬渠道,加強垃圾分類的資金投入。加強政府資金投入力度,重點補助鄉鎮的垃圾分類設備購置。加強多途徑的社會集資,解決鄉鎮政府財力不足的問題。協商第三方運行公司采取設備租賃、分期付款等方式,緩解鄉鎮政府一次性資金投入的困難。

改革體制,協調環衛與第三方的關系。在村、鎮打破原有的環衛體系,依法解除村、鎮環衛協議,將原有的聘用職工納入第三方運營公司繼續服務。第三方運營公司采用體系輸出的方法,指導環衛系統進行生活垃圾智分類與保潔一體化模式運行。環衛系統與第三方運營公司合股經營,運行生活垃圾智分類與保潔一體化模式。
健全制度,加強垃圾分類的獎懲考核。加強對《寧波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的宣傳與執行力度,只有做到人人知法,人人守法,才能有效實現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也只有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才可以倒逼人人學法、人人知法,人人守法。
切實運用大數據管理,對單位與個人的垃圾分類進行有效管理、量化考核。如在《寧波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懲罰條款的基礎上,引進生活垃圾智分類與保潔一體化運行體系的“垃圾分類綠色賬戶管理系統”對單位與個人進行考核,激勵。個人的綠色賬戶既可以用作日用品兌換,也可以作為年度考核、評優、晉升的加分依據,單位的綠色賬戶也可以作為各類評比的加分項。
【結語】
寧??h農村生活垃圾智分類與保潔一體化模式投資少、效益高,易落地,且可操作、可復制,易推廣。寧??h農村生活垃圾智分類與保潔一體化模式在省市內被廣泛復制推廣外,還被上海浦東、海南文昌等地復制推廣?!?/p>
垃圾智分類與保潔一體化作為生活垃圾綠色處置模式,充分體現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全民參與,公眾監督的原則,凝聚合力抓落實,高標準實施源頭減量、回收利用、處置能力提升、標準和制度建設與文明風尚建設,推動垃圾分類各項工作抓細抓實,優化完善垃圾分類長效管理機制,全鏈條推進垃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寧??h推行的農村生活垃圾智分類與保潔一體化運行模式,不僅是生活垃圾綠色處置模式,也是生活垃圾綠色處置的產業鏈。垃圾智分類的核心在“智分類、云回收、源處理、循利用”四個環節,這四個環節同時也構成垃圾智分類產業鏈。在這條產業鏈中大量存在著上下游關系和相互價值的交換,上游環節向下游環節輸送產品或服務,下游環節向上游環節反饋信息形成產業鏈閉環。不僅有垃圾收集、運輸、處置、管控、保潔、培訓、制造等產業,還會有工業油、有機肥等“化腐朽為神奇”的附加產品?! ?/p>
寧??h農村生活垃圾智分類與保潔一體化運行模式通過“分類與保潔一體化、操作與管理智能化、減量與利用源頭化”,將貌似低端的垃圾領域,挖掘出極為豐富的產業資源,具有極為廣闊的經濟前景、文化前景與生態前景,值得我們重視。